“五年規劃”是國家長期計劃,環保“五年規劃”主要是對地區環境保護總體思路、目標、任務等作出規劃,為區域環境保護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五年規劃”包含水、氣、土、總量、噪聲、固廢、輻射、監測、信息化等多個環境要素和方向。 先后承擔了《常州市“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常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常州市水、氣、土、生態、噪聲、固廢、監測、輻射、信息化等十個專項的“十三五”保護規劃。 |
“兩減六治三提升”是2016年年底省委、省政府部署啟動,以彌補生態環境這個江蘇發展中的突出問題的專項行動,其中“兩減”是減少煤炭消費總量、減少落后化工產能;“六治”為治理太湖水環境、治理生活垃圾、治理黑臭水體、治理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環境隱患;“三提升”為提升生態保護水平、提升環境經濟政策調控水平、提升環境執法監管水平。 編制完成《常州市“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17年度常州市“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武進區“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方案》、《2017年度武進區“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為《常州市“263在行動”專項督查》提供督查服務,編制年度督查報告。 |
生態文明創建咨詢主要包括各級別的生態文明示范市、區、鄉鎮(街道)、村的創建咨詢,生態園區創建咨詢主要包括各級別的生態園區的創建咨詢。從創建規劃的編制,創建過程技術指導,驗收指標、工程臺賬、工作匯報資料的準備,到命名后的年度自評、復查臺賬等全流程的咨詢服務。 開展了《常州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0-2020)》、《金壇區生態文明建設規劃》、《鄭陸鎮生態文明規劃》、《施家巷村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等不同區域尺度生態文明規劃編制及創建咨詢工作;完成了目前常州市所有的國家級生態示范工業園區創建工作,包括常州高新區、武進高新區、武進經發區、鐘樓經濟開發區,開展部分園區的后續年度評價及復查。 |
生態紅線是指為維護國家或區域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據生態系統完整性和連通性的保護需求,劃定的需實施特殊保護的區域。通過制定生態紅線優化調整方案、提升整治方案等,利用地理信息系統開展紅線內建設情況變化核對、開展紅線內建設項目核查及定位,污染源調查等工作,為常州市生態紅線保護提供支撐。 完成《常州市生態紅線優化調整方案》、《金壇區生態紅線優化調整方案》、《武進區生態紅線保護規劃》、《常州市2017年度生態紅線核查報告》、《茅東山地水源涵養區周邊項目核實》等生態紅線調整、保護及項目核實等方案報告編制。 |
包括生物多樣性調查、“三線一單”制定、環境專項治理成效調查等其他咨詢服務或臺賬服務工作。 在全市范圍內首次完成《常州市小黃山生態資源調查報告》、《武進橫山生態公益林生態資源調查報告》、《常州市生態公益林類生態資源調查指南》、等多項生物多樣性調查報告,為全市其他區域調查樹立規范。開展“三線一單”前期理論及劃定思路研究工作,陸續開展各有關專項研究,初步探明常州區域劃定方法及實現路徑。 |
為各級政府或環保部門制定短、中、長期的區域環境保護規劃/方案,水、氣、土等環境要素保護規劃/方案。開展各級生態文明示范區和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創建、驗收、自查及績效評估工作。開展以263為代表的各類政府環境政策咨詢、督查工作,制定環保督查方案,定期開展環?,F場督查。制定生態紅線優化調整方案、提升整治方案等,利用地理信息系統開展紅線內建設情況變化核對、開展紅線內建設項目核查及定位,污染源調查等工作。開展區域生物多樣性調查及分析;開展不同區域尺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及環境準入負面清單”(“三線一單”)的編制和研究工作;其他環境有關項目的咨詢和臺賬。 |
分析村鎮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市農村環境保護的實際,為鎮級管理部門,提供環境污染防治、綠色循環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創建、農村環保管理體制機制研究方面的咨詢服務。 近年來,先后完成了《羅溪鎮十里橫河整治方案》、《羅溪鎮環境質量綜合提升整治工程》、《羅溪鎮黑臭水體整治方案》、《西夏墅鎮黑臭水體整治方案》等一系列咨詢項目。 |
開展環境與經濟關系、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環境保護稅等相關政策研究。近年來主要為常州市環境保護稅的征管提供政策咨詢和決策支持;識別建立涉稅環保數據庫,挖掘環保稅收風險點,以污染物核算為基礎,初步建立各行業環保稅收風險特征庫和稅收風險指標體系。開展自然資源資產負責表編制,推進市、區自然資源資產核算向自然資源資產負責表編制,完成了表格設計、內涵研究、指標的測算等。 |
我單位環境政策研究與咨詢業務主要向各級政府、市環保局、轄市區環保局及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提供環境戰略與理論研究與咨詢、環境法規與制度研究與咨詢、環境經濟與管理政策研究與咨詢、環境與社會管理研究等領域的咨詢服務。 業務范圍包括:研究建設生態文明、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戰略、制度和政策;開展環境與政治、環境與文化、環境與經濟問題研究;開展重要環境問題、規劃與政策評估等。承擔各級環保部門涉及法規事務的研究和立法等技術支持工作;開展環境保護制度設計研究;開展綠色經濟、綠色金融、綠色消費等環境經濟政策研究,開展城市、鄉鎮、農村等環境管理領域及行業環境管理政策、制度及標準研究,進行環境政策實施情況評估與調研;開展環境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和制度研究;開展環境信息公開政策和機制研究;開展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政策研究和相關活動;開展環境社會評估研究和環境社會調查。 先后承擔了《常州市污染場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常州市餐飲服務業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常州市工業用地和經營性用地土壤污染環境保護管理辦法(試行)》等政府規章的起草工作;完成江蘇省排污許可制度改革《化工行業排污許可總量技術核定技術方法》、《化工企業排污許可證日常監督管理實施細則》等多項環保制度設計;完成《常州市綠色發展評估報告(2012-2015)》、《常州市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改革研究報告》等綠色經濟、環保政策、體制研究等多項課題為各級政府及各級環保部門提供決策支持與服務。 |
污染場地修復是項系統性的工作,主要包括場地調查、評估和修復。場地環境調查:采用系統的調查方法,確定場地土壤和地下水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程度和范圍的過程,明確污染源-暴露途徑-暴露受體三者之間的關聯性,為制定污染場地修復方案提供科學依據;風險評估:運用多層次風險評估技術,對人體健康與環境風險進行定量化估算,并計算土壤與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最大濃度限值,為制定污染物修復方案提供基礎數據與技術指導;場地修復:采用物理、化學或生物的方法轉移、吸收、降解或轉化場地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使其含量或濃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滿足相應土地利用類型的功能要求。 憑借豐富的場地調查與修復經驗,以典型項目為契機,積極學習國內外先進的修復技術,探索適合本地特點的技術手段,形成專利技術優勢,目前已有相關技術專利20余個。2012年12月,經江蘇省環境保護廳同意籌建江蘇省環境保護污染場地修復工程技術中心。同時,在場地調查數量和單個污染場地修復體量萬面,均走在全省前列,曾先后完成江蘇省內近100個地塊的場地調查及10多個污染場地修復工程全過程咨詢工作,涉及化工廠、農藥廠、鎳網廠、危廢物傾倒等多種場地類型,具體情況見下表。全過程組織實施江蘇省環境保護利用世界銀行貨款項目辦公室出資的常熟市晨光化工廠地塊新增污染場地土壤修復工程項目;在國家環保部與荷蘭政府間的土壤環境保護合作中,全程參與了三個項目之一的常京化學地塊的場地調查與風險評估工作,并在北京召開的中荷土壤環境保護合作總結大會上介紹技術成果。 |
環境數據開發及應用所為各級政府提供環境信息化解決方案,主要包括利用市域內各類環境管理信息平臺,搜集、整理、存儲全市環境質量、污染物排放、生態保護、環境管理等各類環境數據;結合環境管理的適時需求與發展趨勢,對相關環境數據進行整合、加工與研究開發,形成有助于管理部門進行科學決策的理論依據、實用技術,提高環境管理信息化水平。 我公司具有多年環境信息方案編制、平臺建設、環境數據加工及處理、環境數據分析行業經驗,具有豐富污染源及污染排放、環境空間數據等環境數據積累,為環境管理及決策提供數據及技術支撐。 |
區域規劃環評是戰略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戰略環評和綜合決策的落腳點,是在政策法規指定之后,項目實施之前,對有關規劃的資源環境可承載能力進行科學評價的有效途徑。致力于從根本上、從全局上、從發展的源頭上注重環境影響、控制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的新手段。區域規劃環評主要包括城市、縣區、鄉鎮總體規劃環評、區域戰略環評等。 |
專項規劃環評是在規劃環評的基礎上針對特定要素或方面開展的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主要包括能源規劃、交通規劃、通訊規劃、水利規劃等涉及社會經濟發展各要素的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評價其實施后對資源能源環境造成的影響范圍及程度,并對照環境保護有關法律法規給予合適的建議和意見。 |
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是針對各類工業園區開展的專項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按照要求每5年或園區主導產業發生重大變化時均需開展規劃環評工作,工業園區規劃環評就是通過分析園區所在區域的環境資源承載力,重點是做好園區水土資源、大氣環境、固體廢棄物、生態功能區等要素相互關系進行科學評價,根據評價結果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合理安排園區內的企業布局、生產資源配置,實現園區建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的有機統一。 |
目前,已完成40余項規劃環評及跟蹤環評報告編制,涵蓋常州市絕大部分的工業園區及行政區域,包括《常州武進國家高新區發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常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規劃》、《江蘇省金壇經濟開發區發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江蘇常州戚墅堰經濟開發區規劃》等重大項目;開展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正在推進《常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編制工作;開展專項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可為有關政府部門“一地三域十專項”規劃(土地、流域、海域、區域、工業、旅游、資源開發、農業、畜牧、能源、水利、城市建設)進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評估其可能帶來的環境及生態影響,包括影響程度、范圍及后果等。 |
大氣污染控制研究與咨詢業務主要承擔各級政府、環保部門各類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空氣質量達標規劃編制;大氣污染控制方法與空氣質量管理技術研究;大氣環境影響模擬預測及容量、污染物總量減排策略研究;開展區域(園區、站點)空氣質量達標解決方案和保障措施研究;開展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編制,PM2.5、O3、VOCs來源解析咨詢與服務;新型污染物(VOCs及其組分、臭氧、PM2.5等)實時監控及溯源等。為企業提供大氣污染物排放許可總量申請與核定;無組織大氣污染物控制技術咨詢;泄漏檢測和修復(LDAR)技術服務。 先后完成了《常州市“十三五”大氣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6年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方案》、《常州市大氣污染源清單更新》、《中國城市環境空氣管理試點一期項目》、《常州市關于增設4個國控環境空氣監測點位技術報告》、《常州市餐飲業服務業污染防治監督管理辦法立法調研》等多項省、市及美國能源基金會等科研課題 |
水污染控制研究與咨詢業務主要承擔各級政府、環保部門各類水環境污染防治規劃、水污染防治實施方案、斷面達標方案規劃編制;水環境污染物控制方法、行業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和地表水污染防治技術研究;水環境影響模擬預測及容量、污染物總量減排策略研究;水源地保護區劃定、調整及年度評估報告編制;黑臭河道認定及整治方案;開展河流底泥分析、河道排口、岸線情況調查、無人機現場巡查工作。 先后完成了《常州市地表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規劃》、《常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武進區10個斷面達標整治方案》、《天寧區鄭陸鎮黑臭水體整治方案》、《金壇區金城鎮黑臭水體整治方案》、《武進區“一河一策”行動計劃》、《京杭運河底泥分析報告》、《常州市水源地年度評價報告》、《金壇區長蕩湖涑瀆水源地保護區劃分方案》等多項方案報告并獲得各級人民政府批復實施,作為指導全市水環境治理和保護的技術支撐。同時還參與“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水專項的研究工作,與清華大學、中國環科院等國家級一流水環境治理研究機構保持良好合作關系,積累了大量水環境治理研究成果。 |
整合本單位在常州區域環境領域的優勢,全面獲取與集成常州地區環境污染的時空基礎數據,在此基礎對大氣、水等污染問題的形成及演化機理進行性系統認識、研究,科學進行污染溯源與控制,支持各級、各類環境責任主體實施重大決策,為當前城市環境污染控制規劃、環境要素整治、環境質量預測提供技術支持。 |
環境損害是指環境污染事件發生過程中或發生后造成的各類損傷,包括污染環境行為直接造成的區域生態環境功能和自然資源破壞、人身傷亡和財產損毀及其減少的實際價值,也包括為防止污染擴大、修復和恢復受損生態環境而采取的必要的、合理的措施而發生的費用,在正常情況下可以獲得利益的喪失,污染環境部分或完全恢復前生態環境服務功能的期間損害。 常環公司本著“合法、客觀、真實”的服務原則,致力于環境損害和責任鑒定、生態環境價值與損失評估、損害修復等,協助司法機關和當事人進行環境損害的鑒別判斷,推動相關法律法規、工作機制、技術方法、程序導則等的形成和完善。目前已為江蘇省內多起污染事件進行環境損害評估與鑒定,具體情況見下表。其中2014年作為訴訟案鑒定單位,參與全國首例檢察院作為公訴人的環境訴訟案件——武進區遙觀鎮東方村洗桶廠場地環境調查及損害鑒定。 |
排污許可證申報咨詢服務業務主要為企業申請排污許可證提供咨詢服務,包括:解讀行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與申報要點;梳理企業所需準備提交的資料,協助企業準備相關材料;評估企業申領排污許可證相符性,對于不能達到申領條件的企業,提出可行的建議;協助企業在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填報申請表,并根據審核意見修改完善;根據各直轄環保局的通知,幫助企業整理準備領取紙質排污許可證相關材料。 近兩年來,先后完成了鋼鐵、印染、制藥、電鍍等多家企業的排污許可證申請服務。 |
排污許可證申報咨詢服務業務,主要為市、區兩級排污許可證管理部門提供日常管理咨詢服務,包括解讀國家各行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研究國家及江蘇省最新的廢氣、廢水排放標準;研究國家排污許可證填報要求,整理排污量計算說明模板;輔導全市納入國家排污許可管理的企業理解行業技術規范與填報操作流程;研究國家下發的審核要點,協助市環保局制定審核要求,審核排污許可證申請表,并出具技術審核意見,保證申請表格的規范性;分析全市納入排污許可管理但不能達標排污的原因,并給出相關建議。 近兩年來,先后完成了全市造紙、火電、鋼鐵、水泥、印染、制藥、電鍍、農藥、石化等十多個行業的排污許可申領的培訓與申請表的審核,截至2018年6月,共完成了250余家企業的排污許可申請表審核。 |
主要接受各排污單位的委托,協助開展VOCs排放總量核算系統的填報。對企業填報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答疑,必要時現場指導企業完成填報工作;同時對填報的內容及計算的VOCs排放總量等進行審核。綜合分析全市及各轄區VOCs減排潛力,為“十三五”VOCs總量減排和新、改、擴建項目VOCs總量平衡奠定數據基礎。 近年來,完成常州市級、武進區、新北區、天寧區等轄市區重點行業企業VOCs排放總量核算項目。 |
本單位通過為政府、企業提供一站式環保咨詢和托管服務,統籌解決政府、企業各方面環境問題。提高決策科學性,保證服務效果,有效降低企業環保管理成本;同時降低環境產業鏈各個環節脫節產生的高昂交易成本。針對環保工作新形勢,為政府或企業提供合同式綜合環保服務,并視最終取得的污染治理成效或收益來收費,是環境治理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的服務管理模式。 |
以排污許可咨詢服務為例:我單位時刻關注國家、省關于排污許可的制度、文件,與環保部、省環保廳、相關領域專家及時溝通,了解本項工作的最新動向,掌握工作開展的具體操作方式;與周邊城市加強交流,借鑒成功經驗。協助市環保局根據上級要求制定符合我市實際的工作方案;根據《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7年版)》及相關行業的技術規范,協助市環保局初步擬定各行業的申報名單,向各轄市、區傳達國家、省、市本項工作的精神,做好文件解讀和答疑工作。 我單位作為市環保局排污許可證申請和發放工作的技術支撐單位,代表市環保局參加國家、省組織的相關行業排污許可技術規范培訓班,學習技術規范和系統填報,總結申報要點和審核要點。協助市環保局組織開展全市排污許可技術規范培訓班,并作為行業專家向各轄市區、企業開展技術培訓,負責現場及會后交流、答疑工作。 為市環保局提供全面的支撐工作,包括企業申請材料的完整性、規范性審查,存疑材料的現場核查,申報平臺的市級層面操作等;為區級審核提供咨詢服務,進行排污許可的簡化判別、協助區環保部門進行技術審核;指導企業首次申請排污許可證,告之補辦、變更、延續等事項;開展企業排污許可證填報工作,協助企業確定污染物排放濃度、核定污染物排放量,幫助企業編制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等排污許可咨詢服務。 協助市環保局依據排污許可證對企業排放污染物行為進行監管執法,檢查許可事項的落實情況,審核企業臺賬記錄和許可證執行報告,檢查污染防治設施運行、自行監測、信息公開等排污許可證管理要求的執行情況。協助市環保局在平臺上公布監督監測情況。 |
區域環境風險評價是環境影響評價領域的一個新課題。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就將環境風險評價納入環境管理的范疇.單個項目環境風險評價現已成為可能發生事故風險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中,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區域應急預案及風險評估就是在對區域進行現狀調查的基礎上,結合風險評估結論設立區域環境風險事件發生后的應急處置方案,主要為應急處置人員、部門組成,物資儲備和應急響應流程。 |
專項應急預案及風險評估就是在對區域進行現狀調查的基礎上,結合專項(水、土或其他開發活動)風險評估結論設立專項環境風險事件發生后的應急處置方案,主要為應急處置人員、部門組成,物資儲備和應急響應流程。 |
企業應急預案及風險評估就是在對企業進行現狀生產工藝及污染物排放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專項(水、土或其他開發活動)風險評估結論設立企業環境風險事件發生后的應急處置方案,主要為應急處置人員、部門組成,物資儲備和應急響應流程。 |
環境風險評估及應急預案是為了對公司突發環境事件作出迅速反應,及時有效地控制和減輕事件對公司和環境造成的危害,保障公司員工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公司正常的社會秩序,根據《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單位制定和修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指南》、國家環??偩帧妒?區、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指南》和有關規定,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應急預案;環境風險評估是指針對建設項目在建設和運行期間發生的可預測突發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為破壞及自然災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質泄漏,或突發事件產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質,所造成的對人身安全與環境的影響和損害所進行得風險評估,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應急與減緩措施,以使建設項目事故率、損失和環境影響達到可接受水平。 常環公司致力于為企事業單位、工業園區(集中區)、區域、各級政府提供突發環境應急預案及環境風險評估,規范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切實提高環境風險防控能力。已完成《江蘇加怡熱電有限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江蘇蘇標紡織有限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新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報告》等,為企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公示積極推進區域應急預案及風險評估工作,完成《常州市環保局突發環境應急預案》、《常州市飲用水源地應急預案》、《天寧經濟開發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等多個區域型、專項應急預案。 |
清潔生產審核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對生產和服務過程進行調查和診斷,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減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產生,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廢物產生的方案,進而選定技術可行、經濟合算及符合環境保護的清潔生產方案的過程。生產全過程要求采用無毒、低毒的原材料和無污染、少污染的工藝和設備進行工業生產;對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過程則要求從產品的原材料選用到使用后的處理和處置不構成或減少對人類健康和環境危害。 常環公司本著服務企業發展、增進社會效益的原則,緊緊圍繞清潔生產審核“節能、降耗、減污、增效”核心目標,對生產全過程進行逐一分析、審核,發現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清潔生產方案。通過審核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相結合,提高企業持續發展潛能。目前已為多家企業進行了清潔生產審核,包括常州東昊化工有限公司、常州順風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常州順風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等。 |